駱以軍

駱以軍之名意謂著一種超越經驗而創生經驗的絕對文學。 駱以軍,1967年生於台北,大學時開始創作,曾獲台灣文學獎(2009)、紅樓夢獎(2010)等多項重要文學奬。他的作品以當代台北都會的存有模式為內核,以各種異質經驗、電玩、傳聞、新聞事件、臉書、回憶、夢境、書信、閱讀...的相互凹曲續接來編造路徑。這些色彩斑斕的語言圖像彼此交織,並從各個字與字的細縫當中不斷翻轉出更繁複、話中有話、怪異卻迫使全身毛孔張開,使所有認識必須全面重構的小說現場。他繁複的敘述能力闢拓了一個唯獨以文學命名的虛構時空,這同時亦是駱以軍作為台灣當前最具原創性作家之一的獨特手勢。作為故事狂人的駱以軍,自謙不如父執輩那般一身故事,出生在「經驗匱乏」的世代。他自比為伊索寓言裡的〈拔毛的烏鴉〉。在天神為群鳥所舉辦的選美大會裡, 一隻光彩奪目的五色鳥得到天神的青睞,被戴上鳥王的皇冠。但孔雀、火鶴、夜鶯、藍雀、貓頭鷹...卻在五色鳥身上發現牠們各自的羽毛,憤怒地一擁而上,拔回屬於自己的羽毛,五色鳥變回一身屈辱的黑色烏鴉...「圖尼克說,這就是我的故事。人們有時分不清楚,哪些身世是我自己的,哪些是聽來的,因為魔幻迷離愛不釋手便往自己身上插的,別人的故事。」(《經驗匱乏者筆記》)烏鴉所不知的是,他所代表的正是藝術的起源。因為藝術從來無關乎天生之物,而是關於技藝的鑄造。孔雀為孔雀,火鶴為火鶴,這無疑是呼應上天所賜,成為他們所被應許的自然之貌。然而,成為五色鳥的烏鴉意味著對神威的僭越,因為透過對自我所是的超越、重造,烏鴉取得與天神分庭抗禮的創造威力。五色鳥不是天神斧鑿之下的任何一種鳥,而是越過祂想像邊界的根本不存在之鳥,是「鳥之虛構」亦是「虛構之鳥」,也是天神對「無中生有」的創造施以「最美」的加冕,遠勝於神的所有誕生。這便是「插毛的五色鳥」駱以軍以創造所燃起的希望,他使得故事得以衝破再現經驗的禁錮,而指向對尚未來臨的未來的創造。「經驗匱乏」者如同烏鴉一身屈辱的黑,正因為赤貧,才使得想像如此富裕,正因為無法放棄對美的迷戀,而有了創造的無限可能,正因為漆黑,才能創造斑斕。


線上閱讀

〈我們〉

片段

取自《我們》

〈月球姓氏〉

片段

取自《月球姓氏》

〈第三個舞者〉

片段

取自《第三個舞者》

〈女兒〉

片段

取自《女兒》

〈紅字團〉

片段

取自《紅字團》

〈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

片段

取自《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

《西夏旅館》〈神戲〉
《西夏旅館》〈鐵道〉
《西夏旅館》〈那晚上〉

游喚,〈一首問題詩的問題詮釋〉,《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1990年6月。
姚一葦,〈試解讀〈手槍王〉〉,《手槍王─第十三、十四屆時報文學得獎作品集》,臺北:時報,1991年10月。
朱天心,〈讀駱以軍小說有感〉,《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臺北:皇冠,1993年11月。
吳潛誠,〈炫燿的「後現代」表演者〉,《中國時報》,1994年1月20日。
楊照,〈年老卻蒼老的聲音─評駱以軍的小說集《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民眾日報》,1994年1月29日。
林燿德,〈空間剪貼簿─漫遊晚近台灣都市小說的建築空間〉,《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臺北:時報,1995年11月。
向陽,〈「臺北的」與「臺灣的」-初論臺灣現代文學的「城鄉差距」〉,《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以世紀末視角透視文學書寫中的都市現象》,臺北:時報,1995年11月。
翁文嫻,〈在時間中傾斜的甬道─訪駱以軍〉,《創作的契機》,臺北:唐山,1995年9月。
羅葉,〈兀自少年的銀樺─駱以軍詩集《棄的故事》讀後〉,《現代詩》,第29期,1997年6月。
陳光興〈流離海外知識份子的歷史軌跡-霍爾訪談之一〉,《當代》,第122期,1997年10月。
馬森,〈駱以軍—時間之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會訊》季刊,第7期,1998年1月15日。
羅時瑋,〈流離的憂鬱-臺北的鄉愁經驗〉,《建築》,1998年6月。
王德威,〈徵逐夢境間─《妻夢狗》〉,《中國時報》,1998年7月30日。
黃錦樹,〈小說與故事的隔壁關係─評《第三個舞者》〉,《中央日報》,1999年9月20日。
鍾文音,〈無根的家族樹〉,《中國時報》,2000年12月7日。
張殿,〈以記憶應答父親〉,《聯合報》,2000年12月14日。
廖炳惠,〈來自懵懂的記憶角落〉,《中央日報》,2001年1月3日。
焦桐,〈深情的家族拼圖—駱以軍《月球姓氏》〉,《中央日報》,2001年4月9日。
江世芳,〈駱以軍文寄邱妙津,小說新作「遣悲懷」七問世〉,《中國時報》,2001年6月20日。
吳叡人,〈薛西弗斯的鄉愁〉,《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
柯品文,〈那些夾雜在小說書寫中的生命議題─評駱以軍《月球姓氏》〉,《書評》第53期,2001年8月。
翁文嫻,〈論臺灣新一代詩人的變形模式〉,《中山人文學報》,第13期,2001年10月。
王德威,〈鴕鳥離開手槍王〉,《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2001年10月。
王德威,〈我華麗的淫猥與悲傷─駱以軍的死亡敘事〉,《遣悲懷》,臺北:麥田,2001年11月。
陳國偉,〈世界秩序的汰換與重置──駱以軍小說中的華麗知識系譜〉,《第五屆青年文學會議》,《文訊》,2001年11月。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巨流,2001年11月。
李奭學,〈神聖與褻瀆〉,《聯合報》,2001年12月17日。
黃錦樹,〈死者的房間--讀駱以軍《遣悲懷》〉,《聯合文學》,2002年1月。
廖炳惠,〈預知死亡,話別災難〉,《中央日報》,2002年1月7日。
王俊三,〈遺體小說的嘗試〉,《中國時報》,2002年1月27日。
劉亮雅,〈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期,2002年11月。
張瑞芬,〈彷彿在君父的城邦─郝譽翔《逆旅》、駱以軍《月球姓氏》、朱天心《漫遊者》〉,《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臺北:麥田,2002年12月。
楊佳嫻,〈這是一個弄錯地圖的故事─談駱以軍〈中正紀念堂〉的空間記憶與歷史隱喻〉,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論文,2002年11月;後收入《文訊》第206期,2002年12月。
黃錦樹,〈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謊言或真理的技藝》,臺北:麥田,2003年1月。
張梅芳,〈註定要放浪形骸底/白色軀幹──評駱以軍詩集「棄的故事」〉,《臺灣詩學詩刊》,第1期,2003年5月。
楊佳嫻,〈在歷史的裂隙中─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中外文學》第32卷,第1期,2003年6月。
范銘如,〈靈光閃爍的迷魅─遠方〉,《中國時報》,2003年7月27日。
王德威,〈父親的病〉,《聯合報》,2003年8月6日。
王德威,〈魂兮歸來〉,《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讀駱以軍《遠方》〉,《印刻》,第3期,2003年11月。
徐宗潔,〈我們是那樣被設定了身世─論駱以軍《月球姓氏》與郝譽翔《逆旅》中的姓名、身世與認同〉,第七屆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2003年11月。
王德威,〈老去空餘渡海心〉,《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臺北:麥田,2004年2月。
張耀仁,〈叫我癡漢/惡漢!小論駱以軍現象〉,《聯合報》,2004年4月16日。
言叔夏,〈我的哭牆與我的罪─訪 / 評駱以軍〉,《幼獅文藝》,第605期,2004年5月。
張耀仁,〈趕赴一場「文人街頭」的盛會〉,《聯合文學》,第237期,2004年7月。
胡衍南,〈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父親(家族)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第398期,2005年7月。
莊宜文,〈曝光的底片-讀駱以軍《我們》〉,《文訊》,第238期,2005年8月。
楊凱麟,〈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2)-時間製圖學〉,《清華學報》,第35卷2期,2005年12月。
楊凱麟,〈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1)-空間考古學〉,《中外文學》,第405期,2006年2月。
周家睿,〈周家睿vs駱以軍〉,《壹週刊》,第246期,2006年2月。
劉亮雅,〈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中外文學》,第406期,2006年3月。
羅嘉薇、馮復華、陳義芝〈羅智成、駱以軍-美夢與惡夢邂逅〉,《聯合報》,2006年12月5日。
祈立峰,〈作一哥,實難為—讀駱以軍《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臺灣文學評論》,第7期,2007年1月。
張耀仁,〈惦記著那些在他們身世裡的自己—訪駱以軍〉,《明道文藝》,2007年9月。
蔡逸君,〈搜尋駱以軍的幾個關鍵字〉,《經驗匱乏者筆記》,臺北:印刻,2008年9月。
林欣誼,〈駱以軍魔性操練之登峰造極 47萬字《西夏旅館》上場〉,《中時電子報》,2008年10月5日。
廖炳惠,〈全球離散之下的亞美文學研究〉,《海洋文化學刊》,第5期,2008年12月。
張錦忠,〈離散想像,或,想像離散:論駱以軍的《西夏旅館》〉,「駱以軍作品研討會」,2009年6月。
蔡昀臻,〈如果在冬夜,一個說故事的人-專訪駱以軍〉,《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3期,2009年9月。
黃錦樹,〈神的屍骸:論駱以軍的傷害美學〉,《中外文學》, 2009年12月。

楊凱麟,〈《西夏旅館》的運動-語言與時間-語言:駱以軍游牧書寫論〉,《中外文學》, 2009年12月。
周廷威,〈駱以軍小說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4月。
李癸雲,〈「我是棄」——論駱以軍《棄的故事》之主體認同與遺棄美學〉,《台灣文學研究第五期》,2013年12月。
楊凱麟,〈每個字詞都裂解,駱以軍的二個世界〉。《女兒》。臺北:印刻,2014年。
黃錦樹,〈在自己的時間差裡:讀駱以軍《女兒》〉,《中山人文學報》第三十九期,2015年7月。

潘怡帆,〈《女兒》,在降生以前的書寫〉,《中山人文學報》第三十九期,2015年7月。

【專書與專書論文】


【期刊論文】

【碩博士論文】

【英文論述】

計畫緣起

「駱以軍數位主題館」於2016年建置,由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育霖、台文所陳國偉教授策劃,中興大學數位團隊執行完成。本網站以當代小說家駱以軍為主題人物,結合Timeline JS、作品數位閱讀和影像等方式呈現作家的創作風貌,內容包括駱以軍大事年表、創作手稿、出版書籍、線上閱讀、小說家的閱讀筆記、相關研究和計畫緣起。希冀透過文學數位化的方式,累積史料,推廣臺灣文學。


中興大學數位團隊感謝小說家駱以軍授權手稿、部分著作、圖像等珍貴資料,也感謝眾多單位在此數位主題館建置過程的協助。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內容、文字、圖片、聲音、影像均為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所有或經提供者同意合法使用,請勿任意轉貼下載、重製、變更、發行、散布、改作、公開傳輸或作其他利用,否則概由使用者自負一切責任。


網站總策劃 ∣ 李育霖、陳國偉

網站顧問 ∣ 駱以軍

網站協助編輯 ∣ 潘怡帆